【重要宣導事項】小心學術陷阱,掠奪會議之思考、檢查、參加檢查步驟(含自我檢查清單)

  • 2025-02-10
  • 林楷舜
掠奪期刊predatory journal)和出版商(predatory publisher)是開放近用出版(open access publishingopen access亦稱開放取用、公開取用)興起後出現的學術詐欺現象。掠奪出版係指以營利為目的,缺少正常的編輯服務及嚴謹的同儕審查,或完全未經審查即接受論文刊登,無視或輕忽論文的學術內涵。這類期刊及研討會通常宣稱可快速審查和出版,有與正規的期刊與研討會近似、易混淆的名稱,甚至假造期刊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宣稱收錄於知名資料庫(如SCIEIScopus等),以吸引學者投稿,藉此索取論文處理費(APC)。掠奪期刊或研討會非以學術出版為主要目的,缺乏嚴謹的同儕審查,故經常遭受學術界質疑其發表論文的品質,即使有些論文或許內容傑出,但也會因此讓作者個人的誠信及研究能力受到懷疑。
為了避免誤入學術陷阱,以下提供一些方法給您參考。

This is an image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This is an image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網站上也有相關課程可以讓您進一步了解!!
留意掠奪期刊及會議(可點選)